[海報展示] 心電圖輕度異常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相關性探討

海報展示於家庭醫學會113年度學術研討會

作者 / 陳文學醫師    


目的

常見的巡迴體檢及自費健檢項目,大多會涵蓋心電圖檢查,報告可能詳實呈現所有異常,如「非特異性ST-T波異常、心軸左偏、心室早期收縮」等臨床上不須立即處置的次要發現,造成體檢者的焦慮與恐慌,亦可能在後續造成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然此類發現是否有其臨床及實證上的意義,需要文獻回顧進行探討。

方法

藉由Pubmed輸入關鍵字詞: Screening、 Major、 Minor、 ECG、 Electrocardiography、 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Coronary Heart Disease、Risk、Abnormalities、Hazard,搜尋相關文獻。

結果

依據先前的研究和統計,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於2018年提出建議:對於 心血管疾病低風險的成人是否接受常規心電圖篩檢,提供意見為不建議執行;而對於高風險的成人,提供意見為證據不夠無法給建議。USPSTF回顧了9篇世代研究,探討加入心電圖檢查,是否能讓現有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模型(Framingham Risk Score)變得更加準確。而結果顯示,加入心電圖檢查無法提升Framingham Risk Score模型對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預測準確度。或僅能在高心血管疾病風險族群(如高齡、男性、吸菸、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上小幅度提升預測的準確度,且證據等級較低;讓每位受檢者常規地接受心電圖檢查似乎未能有效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預測準確度。而2017年日本的一篇前瞻性研究,針對9374位年齡介於40到69歲的心電圖受檢者進行10年追蹤,並將檢查出的心電圖異常用明尼蘇達碼(Minnesota Code)進行分類。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受檢者的心電圖呈現無異常(no abnormality)或輕度異常(minor abnormality),且經過追蹤後心電圖異常並沒有程度加重(如無異常結果進展成輕度或嚴重異常,或輕度異常進展成嚴重異常),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於統計上均未見增加趨勢。

結論

以目前證據顯示,其實大多數民眾不需要經常進行心電圖檢查,相比之下,篩檢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將帶來更多益處。若心電圖檢查結果為輕度異常,臨床醫師在解讀這些報告及其意義時,應謹慎處理,避免引起受檢者不必要的擔憂或恐慌。即使出現輕微異常,受檢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並不一定會增加;通過適當的衛教和持續追蹤,可以更有效地幫助民眾避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醫師介紹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avatar

陳文學醫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任職於嘉義長庚,熱愛閱讀,對生產力工具也稍有涉獵。擅長口語化、視覺化複雜的抽象概念,讓病患能弄懂艱深的醫學知識,進而掌握自己的健康

了解更多 →


相關文章

瀏覽所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