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醫師第一年心得回顧

終於有拿到滑翔傘飛出初始台地的感覺了

作者 / 陳文學醫師    

很快的升上主治醫師一年了,回顧這一年來的工作型態,真的跟住院醫師很不一樣,如果說住院醫師的工作就像是無腦解任務的手機遊戲,那主治醫師的工作大概就像是開放世界的薩爾達傳說吧!

一切都沒有很明確的規則,都要靠額外的學習,或是靠自己去探索和領悟


學會為自己負責,包括安排工作

升上主治醫師第一件要面對的事,就是學會安排自己的工作,因為醫院採用的是績效制,你如何安排工作,也會直接影響到你的收入,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很tough,但我是覺得這樣很fair,早一點讓自己面對市場,具備基礎的商業思維,絕對會比不明不白的領一個固定薪水來得好

當然在工作安排方面真的有很多需要取捨的地方,例如同一時段卡了兩個工作,要如何去安排協調?

或是算一算忙了一陣,只是讓這個月薪水多一千塊,這樣值得嗎?

另外還有很多突如其來的行政事務,又要如何分配時間去處理?

如過單用收入來衡量那反而很簡單,但實際上,有更多除了收入以外的事情要衡量,包括個人的體力負荷、對專業和個人品牌的積累等等

最一開始的時候,很常排一堆工作甚至犧牲假日把自己累個半死,但隔月月初打開薪水條,看到數字卻直接懷疑人生


保持長線思維

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算是我這一年來一直在專研的課題,保持長線思維是我的中心思想,所以在安排工作上,我會盡量維持

個人職涯發展 > 收入 = 疲勞度

的重要順序去做調整

然後到今年第二季去上了職場大人學以後,對於工作的分辨和安排也更有把握,對於想要的工作也會積極爭取和保留

像一開始我都比較偏向被動,當對方問我說:「之後還會是你嗎?」,我都回答:

「這個我也不知道耶,要看之後主管的安排」

但後來只要是我想要的工作,我就會回答:

「這邊很棒,就算之後有人事異動,我也會跟主管盡力爭取由我繼續負責這項業務」

而神奇的是,當我這樣講完以後,後續工作合作上氣氛都變得更好

回過頭來想想,在職場上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真的不是學一些奇奇怪怪的招數,而是看懂局,然後用長線的思維去處理和應對,思維正確了,言行舉止自然就會往好的方向走


盤點

最後盤點一下這一年來在各方面的積累和成長

A. 醫療

  1. 門診
    - 人數持平,帶狀皰疹疫苗開打,自費liraglutide減重
  2. 居家醫療
    - 自己設計訪視表單,加快訪視流程以及方便和PGY教學
  3. 衛生所&偏鄉
    - 鹿草、東石、義竹衛生所駐診、阿里山香林衛生室駐診
  4. 臨場服務
    - 累積14家公司臨場服務經歷(松川、全聯、國泰人壽、台塑貨運、六輕貨運、台亞石油、台塑海運、南亞、台塑生醫、台化、台塑、必成、聯邦銀行、台塑水科)
  5. 講座
    - 完成4場健康講座

B. 教學

  1. 完成7+40小時PGY一般醫學師資訓練課程
  2. 科內教學活動及相關投影片製作: 衛生所、居家醫療、健康檢查、高血脂、chatGPT教學

C. 研究

  1. 論文撰寫開始,進度約60%
  2. 上新思惟課程: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3. 協助住院醫師跨院區研討會報告
  4. 協助住院醫師基層醫療投稿

研究方面算是自己的軟肋,而這一年我的作法也是很直接,就是去上新思維的課程把基本概念給補起來,然後科內有相關活動都積極參與,這部分也要感謝科內主任的大力幫忙,給了非常多的素材,雖然稿件還沒完成投稿,但跟一年前的0%比起來,現在大概也有60%的完成度了

D. 行政

  1. 協助家醫科RRC評鑑,帶住院醫師模擬訪談
  2. 院內門診委員會委員/ 禁菸檳酒委員會委員 / 家醫科PGY教學負責人
  3. 上課進修:職場大人學-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
  4. 上課進修:專案管理一日特訓班

E. 證照取得/更新

  1. 長照Level 1 課程結訓 取得
  2.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證書 取得
  3. 戒菸服務人員證明 取得
  4. 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人員資格(醫師4小時) 取得
  5. 兒童發展與健康篩檢服務醫師教育訓練證明 取得
  6. 外國人健檢醫師漢生病篩檢與診斷訓練證明 更新

總結

以上就是紀錄一下主治醫師第一年的想法,一年前和一年後相比,真的有種漸入佳境的感覺,特別是今年第二季,完成了PGY師資課程、上了大人學和新思惟、忙完評鑑、然後又看了幾本好書,整個感覺都不太一樣

用薩爾達曠野之息來比喻的話,大概就像解完初始台地的任務,終於拿到滑翔傘要去探索海拉魯大陸了

希望新的一年除了把根基扎得更穩以外,也希望能夠真的主導或參與專案,累積一些專案的實力

本圖攝於日本熊本阿蘇火山


分享文章



關於作者

avatar

陳文學醫師,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任職於嘉義長庚,熱愛閱讀,對生產力工具也稍有涉獵。擅長口語化、視覺化複雜的抽象概念,讓病患能弄懂艱深的醫學知識,進而掌握自己的健康

了解更多 →


相關文章

瀏覽所有文章 →